
刮泥機概述
中心傳動刮吸泥機採用中心傳動••,汙水從進水管流入導流筒擴散後••,均勻的向周邊呈輻射狀流出••,呈懸浮狀的汙泥經沉澱後沉積於池底••,驅動裝置帶動中心豎架旋轉••,並帶動刮臂及刮泥板轉動••,刮泥板將汙泥刮集後由吸泥管靠池內靜水壓抽吸至中心泥缸••,再透過中心排泥管排出池外••,水面上的浮渣透過旋轉撇渣裝置匯入排渣鬥內排出池外;而上清液則透過三角形出水堰板溢入出水槽內排出││◕。我公司將會針對使用者不同工藝控制條件要求••,做相應的配套調整設計••,以確保泥漿沉降分離和洗滌效果••,減少浪費••,節約投資成本││◕。
裝置主要特點
1•╃◕▩·、工作橋可採用半橋式••,其材質可採用碳鋼或不鏽鋼製造;
2•╃◕▩·、驅動裝置採用斜齒輪減速機與蝸輪減速機組合••,保證輸出扭矩與轉速••,傳動效果高;
3•╃◕▩·、配置機械和電氣雙重過載保護裝置••,運轉安全可靠;
4•╃◕▩·、各吸泥管自成單元••,可透過吸泥管管口的開度來調節流量••,從而控制汙泥迴流比;
5•╃◕▩·、裝置操作簡便••,可直接就地/遠端控制裝置的執行;
6•╃◕▩·、一旦生產過程中出現操作不當或發生意外••,耙式刮板負載超出許用安全值時••,控制系統能及時報警••,停車並將耙式刮板提升脫離泥漿層••,確保攪拌傳動裝置執行安全││◕。
中心傳動刮吸泥機採用中心傳動••,汙水從進水管流入導流筒擴散後••,均勻的向周邊呈輻射狀流出••,呈懸浮狀的汙泥經沉澱後沉積於池底••,驅動裝置帶動中心豎架旋轉••,並帶動刮臂及刮泥板轉動••,刮泥板將汙泥刮集後由吸泥管靠池內靜水壓抽吸至中心泥缸••,再透過中心排泥管排出池外••,水面上的浮渣透過旋轉撇渣裝置匯入排渣鬥內排出池外;而上清液則透過三角形出水堰板溢入出水槽內排出││◕。我公司將會針對使用者不同工藝控制條件要求••,做相應的配套調整設計••,以確保泥漿沉降分離和洗滌效果••,減少浪費••,節約投資成本││◕。
裝置主要特點
1•╃◕▩·、工作橋可採用半橋式••,其材質可採用碳鋼或不鏽鋼製造;
2•╃◕▩·、驅動裝置採用斜齒輪減速機與蝸輪減速機組合••,保證輸出扭矩與轉速••,傳動效果高;
3•╃◕▩·、配置機械和電氣雙重過載保護裝置••,運轉安全可靠;
4•╃◕▩·、各吸泥管自成單元••,可透過吸泥管管口的開度來調節流量••,從而控制汙泥迴流比;
5•╃◕▩·、裝置操作簡便••,可直接就地/遠端控制裝置的執行;
6•╃◕▩·、一旦生產過程中出現操作不當或發生意外••,耙式刮板負載超出許用安全值時••,控制系統能及時報警••,停車並將耙式刮板提升脫離泥漿層••,確保攪拌傳動裝置執行安全││◕。

型號規格表示

訂貨須知
1•╃◕▩·、訂貨時••,請註明池徑•╃◕▩·、池深等主要引數及提供沉澱池土建圖;
2•╃◕▩·、請註明裝置材質;
3•╃◕▩·、若需配套進水柱管•╃◕▩·、不鏽鋼出水槽•╃◕▩·、出水堰板•╃◕▩·、浮渣擋板等附件••,請註明相關尺寸;
4•╃◕▩·、若客戶有特殊要求••,可在訂貨合同中事先註明││◕。
主要技術引數和安裝外形尺寸
1•╃◕▩·、訂貨時••,請註明池徑•╃◕▩·、池深等主要引數及提供沉澱池土建圖;
2•╃◕▩·、請註明裝置材質;
3•╃◕▩·、若需配套進水柱管•╃◕▩·、不鏽鋼出水槽•╃◕▩·、出水堰板•╃◕▩·、浮渣擋板等附件••,請註明相關尺寸;
4•╃◕▩·、若客戶有特殊要求••,可在訂貨合同中事先註明││◕。
主要技術引數和安裝外形尺寸
型號 引數 |
ZCGX-10 | ZCGX-12 | ZBGX-14 | ZCGX-16 | ZCGX-18 | ZCGX-20 | ZCGX-25 | ZCGX-30 | ||
池徑D(m) | 10 | 12 | 14 | 16 | 18 | 20 | 25 | 30 | ||
基本 尺寸 |
D1(mm) | 3000 | 3000 | 3000 | 3000 | 3000 | 3000 | 3500 | 3500 | |
D2(mm) | 1000 | 1000 | 1000 | 1200 | 1200 | 1200 | 1200 | 1200 | ||
D3(mm) | 500 | 500 | 500 | 600 | 600 | 600 | 600 | 600 | ||
D4(mm) | 1200 | 1200 | 1200 | 1400 | 1400 | 1400 | 1400 | 1400 | ||
H(mm) | 3~5(使用者確定) | |||||||||
H1(mm) | 300 | |||||||||
H2(mm) | 915 | |||||||||
B(mm) | 5300 | 6360 | 7360 | 8360 | 9360 | 10360 | 12860 | 15360 | ||
電機功率(kw) | 0.75 | 0.75 | 1.1 | 1.5 | 1.5 | 1.5 | 2.2 | 2.2 | ||
外緣線速度(m/min) | 1~3 | 2~3 |